作者:佚名 來源:本館 發(fā)布時間:2010-11-12
各位理事、各位同仁:
大家好!
在秋高氣爽、碩果累累的金秋時節(jié),我們在風景秀麗,詩仙李白的故鄉(xiāng)—安陸白兆山迎來了孝感市圖書館學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的召開。
為了開好本次學術研討會,安陸市文體局、安陸市圖書館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我謹代表學會向他們表示衷心感謝!
學術研討活動是學會的重要工作,本次征文活動得到了全市各級各類圖書館工作者的積極響應,共收到征文48篇。為做好此次工作,市學會在省學會的指導下制定了“孝感市圖書館學會學術論文評審辦法。”組成了以肖新中、黃本華、張占華、吳健濤、姜功恒同志為初審專家,以肖新中、黃本華、張占華同志為終審專家的評審組,根據“主題鮮明、論據充分、論證嚴密、原創(chuàng)性、創(chuàng)新性、語言通順、結構規(guī)范、經驗總結有可借鑒性等要求,對征文進行了客觀、公正、嚴肅、認真的初審和復審,最后共評出一等獎論文二篇,二等獎八篇,三等獎十二篇,孝南區(qū)圖書館被評為征文組織獎。現對本次研討會征文情況作如下綜述:
本次征文主要有以下八個方面:圖書館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新服務;信息資源建設,圖書館服務與圖書館聯盟研究;圖書館服務與新農村建設;圖書館網絡信息化服務;城鄉(xiāng)一體化的公共圖書館網絡體系建設;基層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共享工程和基層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圖書館學與圖書館職業(yè)化問題研究等。根據本次征文情況現總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
現代圖書館服務的含義是超越傳統(tǒng)的讀者工作或用戶服務范疇的服務,是為滿足讀者和社會需求,利用圖書館的文獻信息及其它各種資源,實現圖書館使用價值的全部活動,是讀者工作的發(fā)展,這種發(fā)展(服務)體現在服務觀念的更新,服務范疇的延伸及服務水平的提高上。對圖書館服務的研究與探討是本次征文的主旋律。
1、圖書館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新服務。圖書館服務是圖書館工作永恒的主題,圖書館以人為本的服務既是時代發(fā)展對圖書館工作的要求,也是圖書館適應社會發(fā)展促進自身發(fā)展的必須。圖書館以人為本服務創(chuàng)新就是圖書館充分體現滿足人的需要,實現人的價值,追求人的發(fā)展,體現人文關懷,創(chuàng)造美與和諧。共收此主題征文26篇。劉惠同志的論文《當代高校圖書館服務的新模式—知識創(chuàng)新》談到,面對知識經濟的到來,圖書館特別是高校圖書館用戶的知識需求日益增加,她認為知識服務成為圖書館用戶服務發(fā)展的主流趨勢的情況下,高校圖書館應更新服務新觀念,開展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加強數據庫建設;實現隱性知識共享;強調專業(yè)化,團隊化的知識服務。楊利同志則在公共圖書館如何體現以人為本服務的微觀面開展探討。科學的藏書結構需要合理的館藏布局,在藏書結構上根據讀者群體不同的需求確定藏書結構比例,才能發(fā)揮更大的館藏價值,讀者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她認為改善辦館條件,豐富文獻資源,提供文明服務與加強館藏結構與館藏布局也是圖書館以人為本服務的具體體現。江虹同志認為建設創(chuàng)新湖北職業(yè)院校圖書館服務必須從服務理念,服務方式、內容、服務氛圍、服務質量四個方面開展。對職業(yè)院校圖書館滿足當今職業(yè)教育讀者多元化的文化信息與知識需求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在以人為本的服務征文中,有5篇文章是研究少年兒童服務。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公共圖書館正在凸現的一個閱讀群體,無論是從圖書館社會職能還是滿足讀者需求方面,我們都沒有理由不重視對他們的服務。這幾篇文章提出“以文化人”,營造書香社會,實現”以書育人“的理念,有的提出開展網絡學習,信息檢索,閱讀療法以及留守兒童服務等的新方式與方法。
2、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
公共文化服務就是普及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提供精神食糧、實現并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各種公益性文化服務。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征文關注此專題論文5篇,作者們一致肯定了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對圖書館如何實踐公共文化服務提出了很具體很有操作性的舉措。邵曉莉等作者特別強調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重要作用。
3、圖書館服務與新農村建設。
建設新農村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圖書館作為社會文化教育機構,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在傳承先進文化,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知識,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進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類文章共收6篇。劉長秀等作者從圖書館服務對于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闡述,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對圖書館如何服務新農村建設提出了工作思路與具體措施。
二、信息資源建設與共享。
信息資源是圖書館開展服務的基礎,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任何一個圖書館自身的信息資源已經很難滿足用戶的需求,而信息資源共享是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唯一途徑。文獻資源建設與文獻資源共享對基層圖書館的作用是巨大的。本次征文收到此類專題文章5篇。張磊、吉祥等同志分別從資源建設與共享的現實意義,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與措施幾方面進行了深入闡述。特別是對資源建設的微觀方面開展研究:如數字資源、地方文獻等。
三、共享工程建設。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自2002年正式啟動以來,目前已延伸到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村,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那么如何讓這一重大文化共享工程健康發(fā)展并產生積極的社會作用?在這次征文中,段震等三位作者作了深入的思考,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時提出了加強共享工程服務的新思路與舉措。
四、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與職業(yè)化問題研究
圖書館館員是圖書館價值的體現者,同時也是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實現者。圖書館職業(yè)化是指讓圖書館員接受專業(yè)的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嚴格遵守圖書館的行為規(guī)范,準確高效為讀者提供服務。對圖書館員與圖書館職業(yè)化問題的研究就是對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與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研究。本次共收此類論文篇3篇,論文對基層圖書館員素質教育、圖書館員與圖書館職業(yè)化等內涵、重要性,目前現狀及努力方向進行了深入闡述。
本次研討會征文有四大特點:一是征文主題內容豐富,八大方面涉及基層圖書館建設的方方面面。二是理論聯系實際。作為基層圖書館工作者,論文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一種務實的寫作風格,也是我們學會所積極倡導的,此次得到較好體現。三是參入性強,積極性高。此次征文得到全市各級各類圖書館的積極參與,孝感市圖書館、孝南區(qū)圖書館分別組織征文十幾篇。四是有可借鑒性,論文中談到的圖書館工作的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值得各圖書館學習與借鑒。論文中介紹的一些圖書館工作的好思路、好措施也值得各圖書館在工作中進一步實踐與探索。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我們學會開展學術研討的真正目的。
由于是初次開展這一活動,沒有經驗可循,難免有不足的方面,不盡人意的地方,希望得到大家理解。今后希望各位領導、理事,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與建議,我們不斷的加以完善。也希望有更多的圖書館同仁參入到我們的活動中來,為推動我市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謝謝!
孝感市圖書館學會
二O一O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