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記者劉艷見習記者鄭婷 來源:孝感晚報 發(fā)布時間:2012-07-31
超市圖書館學生扎推 大小書店門庭冷落
隨著三伏天的來臨,我市氣溫持續(xù)走高。炎炎烈日和持續(xù)高溫下,您是在房間里吹著空調(diào)、在林蔭下乘涼休息,還是在水池里游泳嬉戲?無論是在高溫下享受生活,還是認真工作,或進行舒適的心靈之旅,每個人,每件事,每個夏日經(jīng)濟亮點,都會是一股濃濃的仲夏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絲絲清涼。本報今起開設(shè)“熱天·熱事”欄目,聚焦和記錄高溫催生的特別人、特別事兒。
放暑假已快一個月了,平時書聲朗朗的校園冷清了,孝感城區(qū)里不少讀書的去處熱鬧起來:白天圖書館里大小“書蟲”齊聚看書,夜晚大小超市圖書區(qū)人滿為患……和它們相比,孝感城區(qū)的書店光顧者甚少,顯得門庭冷落。
市圖書館:每天讀者逾三千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頂著烈日來到市圖書館。三樓的圖書外借廳,里面看書的人們幾乎占滿了全部座位,且大部分為中小學生。還有些孩子或立在書架前、或坐在地上,全心沉醉在書的世界里。借書、還書者靜靜穿梭,管理員們不停忙碌。
四樓圖書報刊閱覽室情形類似,不過在其中看書的成年人多于孩子。六樓少兒借閱大廳內(nèi),則坐著五六十個低齡段孩子——整個圖書館儼然成為中小學生的第二課堂。
圖書館的劉館長告訴記者,暑假里他們購進了很多新書,同時還組織了很多活動,如讀者薦書、招募小義務管理員等,這些都帶動了圖書館的人流量攀升。目前圖書館日均讀者達3000人左右,周末高峰期可達6000人。
大型超市:圖書區(qū)人滿為患
晚上7時許,記者來到位于東城區(qū)的一家大型超市看到,圖書區(qū)里人頭攢動。看書的人主要以中小學生為主。大家都在認真地翻閱自己手中的書,或站著,或蹲著。在一些熱門兒童書籍區(qū)域,一條不算寬的過道上,錯落地坐著5到6名小讀者,整個過道被塞得滿滿的,無法通行。記者看到一位小學生蹲在展柜前看著漫畫書,腳麻了便將頭靠在書架上做支撐,腳稍微活動后,又收了回去,眼睛始終不離書本,最后實在撐不住,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在多個大型超市的圖書區(qū),記者均看到人滿為患的場景。
新華書店:打折也難聚人氣
當天下午5點左右,記者來到緊挨著市圖書館的新華書店,只見店內(nèi)顯得有些冷清,僅有三四位顧客在瀏覽新書。記者等了一會兒,還是看不到多少人前來。
記者接著來到在大天橋附近的另一家新華書店,發(fā)現(xiàn)偌大的書店內(nèi)看書的讀者還不到十人。城區(qū)其它書店人氣也同樣欠缺,不少店家因此連空調(diào)也不愿開。記者了解到,其實書店也在想辦法提升人氣,比如新華書店全場圖書九折出售,購書滿額還可再享優(yōu)惠等,但這些促銷手段卻并沒能吸引大部分讀者前往。
圖書館、新華書店、超市,這三個讀書的好去處為何有冷有熱?記者通過采訪部分讀者了解到,白天圖書館有寬大干凈的桌椅、舒適的環(huán)境;晚上超市有充足的冷氣,且對“蹭書一族”態(tài)度寬容,這些都讓讀者樂于流連。雖然書店比起超市環(huán)境有優(yōu)勢,但遺憾的是僅在白天營業(yè);和同時段營業(yè)的圖書館相比,書店的開放程度又相對遜色,所以才導致市民選擇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