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本館 發(fā)布時間:2020-07-14
姓名: | 胡桂香 | 照片 | |||
別名或稱號: | 藝名白蓮花 | ||||
性別: | 女 | ||||
民族: | 漢 | ||||
時代: | 現(xiàn)代 | ||||
生卒年: | 1902-1933 | ||||
籍貫: | 湖北孝感 | ||||
人物簡介: | |||||
胡桂香,藝名白蓮花(一九〇二 —— 一九三三),孝感第一個楚劇女演員,孝感城關西河街人,原系商人之女,后因家道中落,其父以小販為生。桂香年幼時聰明伶俐,人才出眾,童年時與羅柏山訂婚。羅十歲時跟花旦藝人張卓生學戲,十二歲在云夢大福街登臺演出,后因族規(guī)不準唱戲,曾一度中輟。一九一八年,羅胡成婚。第三年,羅便正式參加了張卓生、顏漢江的戲班扮演花旦。 胡桂香童年喜歡看戲,每逢附近演出,場場必看,并到終場為止。時間一長,她也能唱些《打花鼓》一類的小曲子。既然其夫羅的從藝為族規(guī)所不容,不能回鄉(xiāng)定居,胡桂香就索性隨夫外出,以隨班家屬身份在后臺打鑼接腔,過著流浪生活。年復一年,耳濡目染,桂香也能唱十多出折子小戲,但懾于社會輿論和世俗偏見,卻始終不敢在前臺露面。 一九二六年春,戲班在廣水鎮(zhèn)演出后準備返孝。時天降大雪,致戲班滯留廣水,不得南歸。幾十個人都擠在車站票房里,為不能動身而著急。廣水車站站長半開玩笑地說:“只要胡桂香兩口子能合唱一出戲,你們的生活我想辦法包下來。”為了戲班人員的生活有著落,幾經(jīng)勸說,胡桂香和羅柏山才在公開場合合演了《打懶婆》這出喜劇,頓時轟動了整個廣水鎮(zhèn)。雪過天晴后,戲班準備南歸。鎮(zhèn)上殷實工商戶為了借真旦上臺,以廣招客商,再三挽留,胡桂香才繼續(xù)演唱了幾天。這樣,孝感第一個楚劇女演員才在廣水鎮(zhèn)初露頭角,打響了第一炮。 一九二七年春,孝感城鄉(xiāng)人民在中共縣委的領導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nóng)民革命運動,胡桂香夫婦才雙雙回到老家,組織起夫妻班(真旦班),正式以“白蓮花”的藝名,在縣內(nèi)各集鎮(zhèn)和云夢、安陸、應山等縣的交界處演出達六七年之久。 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〇年,桂香多次在南鄉(xiāng)毛陳渡演出,其時,四鄉(xiāng)群眾扶老攜幼,有的步行,有的乘船,從遠地趕來看戲的也大有其人。 一九三一年,桂香在鄭家閣演出四十余天,當?shù)赜^眾特地為她搭起一丈多高的戲臺,開了楚劇在農(nóng)村演出登上高臺的先例(過去楚劇是草臺,只有漢劇搭高臺)。也有從漢口乘火車來看真旦演出的。漢口的老圃、滿春等劇院曾派專人來聘請桂香赴漢演出,由于男旦們的極力反對,故未能成行。 一九三二年,胡桂香應孝感城內(nèi)六也茶園(實系演唱漢劇的劇場,地址在天后宮)之邀請,曾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短期演出。這是孝感楚劇藝人第一次在自己的縣城里公開演唱,受到了楚劇愛好者的熱烈歡迎。 一九三三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二日上午,白沙鋪、毛陳渡、朋興店三處同時派轎子去請桂香唱燈戲。白沙鋪是年前預約了的,另兩處集鎮(zhèn)來的人都強行拉她上轎,一時鬧得不可開交。最后經(jīng)鄉(xiāng)間父老調(diào)解還是去了白沙鋪演出。 一九三三年五月,年僅三十一歲的胡桂香因病去世。雖然胡桂香的舞臺生涯只有短暫的幾年,但由于演出的異常成功,還因此打破了世俗偏見,為培養(yǎng)第二代、第三代女演員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就在她死后的幾年間(一九三四 —— 一九三八),北部聶可、譚腳魚、田丁友等戲班里,就相繼培養(yǎng)出來陳云霞、李金翠、胡金鳳、馮秀英(賽金花)、張素琴(張洪奎之女)等第二代真旦。抗戰(zhàn)初期,在孝感東鄉(xiāng)和南鄉(xiāng)湖區(qū)草臺上還出現(xiàn)了黃蓮芬、張鳳樓、汪明芝等幾位唱做俱佳的女演員,其中大部分人從四十年代就活躍在花園、小河、王店、廣水和河南信陽等地楚劇舞臺上,有的人一直堅持演出到七十年代。 | |||||
代表作品: | |||||
暫無。 |